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 翻译 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本文用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藕。本文认为:翻译者应有文化意识,应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1、引言
文化翻译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它要求译语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时必须具备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早就指出:语言是自我的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习惯,而且也透视着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又必须了解语言。有时即便对某个成语典故的文化含义有所了解,但是如果在翻译中不能根据语境灵活处理,也有可能达不到“传真”的效果。比如“a dog in the manger"常被直译为“狗占马槽”,但用在下面的两例中似乎就不合适了。
例一:Let me have the skates。You don’ t know how to skate。Don’ t be a dog in the manger。
译文:把冰鞋给我,你不会滑冰,不要狗占马槽。
(此句中Don’ t be a dog in the man-ger‘译成“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为妥。)
例二:There you are the dog in the manger! You won’ t let him discuss your affairs,and you are annoyed when he talks about his own。
译文:你狗占马槽于你不让他谈你的事,可他讲他自己的事你又恼了。
(此句中There you are the dog in the manger译为“你不干还不让别人干!”才达意。)
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宗教信仰上。英汉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英美人信奉基督教,中国人信奉儒教、道教和佛教,这是众所周知的,自然也会体现在语言方面。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经》在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之相应的是在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两种文化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词汇意象和含义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故翻译时特别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竟然译成”Godbless my soul0,把上帝拿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又如“天诛地灭”这一成语运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中国,故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God”取代。再比如说,基督教和中国的教虽然都有魔王,但前者的魔王是“撒旦”,后者的魔王则是“阎(罗)王”;虽然都有地狱,但前者有“地狱的最底层”,而后者则有“十八(层)地狱”·一这些都是混淆不得的。然而,在我国的翻译文字中,我们又不时可以见到这种宗教概念“错位”的现象。例如:
The two gigantic Negroes that now laid hold of Tom,with fiendish exultation in their faces,might have formed no unapt personification of powers of darkness。
译文:这时,那两个高大的黑人把汤姆一把抓住,脸上流露出魔鬼般的喜悦神色(那模样活像是阎罗王再世)。
把基督教的魔鬼撒旦,改换成佛教、也是中国冥界的主管阎罗王,这种“张冠李戴”的结果,势必使不明真相的读者陷人迷误,使明白真相的读者感到困惑。
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不仅表现在宗教信仰上,而且渗透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千差万别的历史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以及迥异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扎克斯的短篇小说《父亲失约》为例。故事中的笠父亲”是个美国人,年轻时去丹麦旅游爱上了一个丹麦姑娘。由于双方的家人坚决反对这起亲事,美国人只得回国筹措资金。资金筹足后,他给情人写了个约会日期:"12/11/1973"。等他1973年12月11日去赴约时,不仅没见到自己的恋人,而且获悉她两周前嫁给了别人。故事中的儿子破解了这个谜:父亲写的那个日期在美国是“12月11日”,在丹麦等欧洲国家却是"11月12日”!于是,父亲恍然大悟:原来他的情人去赴约了,因为没见到他才决定嫁给别人的!显然,这位父亲当初给情人写日期时,全然没有想到美国和丹麦的日期会有两种写法,也就是说,他是吃了没有文化意识的亏。
这个故事给翻译带来的启示是:译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所谓的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一心只想到汉语中寻找“地道”的对应词,终而导致了不应有的误译。
从以上的译例可以看出,译者仅仅具有语言对比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文化对比意识。要做到这一点,译者一方面要熟谙原文语言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要非常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以便能敏锐地体察到两国文化的异同。
3、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也是跨文化转换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承担着帮助人类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神圣使命。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对接”起来,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
鲁迅早在1935年就说过:翻译的“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这就是说,译者做翻译的首要目的,是尽量真实地向译语读者介绍异域文化、异国情调,让他们如实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所以,译者应把尽量保存原文的异国情调、进而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视为翻译的“首先的目的”。例如:
Like a hair shirt or a bed of nails,the more one hates it,the more virtuous it makes one feel。
译文:就像穿刚毛衬衣、睡钉子床一样,你越是不喜欢,就越觉得自己品行高尚。(注:刚毛衬衣、钉子床,系苦行者或忏悔者用来磨难自己的两种工具。)
译者采取移植手法来传译hair shirt和bed of nails,并在后面加T注释,中国读者读后就会知道,西方人将刚毛衬衣和钉子庆用作磨难自己的工具。无疑,这样的译法会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益智”的作用。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是无法做到“语言传真”的,但却可以要求“文化传真”。“文化传真”可以说是在“更大语境”下做翻译。有时候,一句话,从语言对等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一个译法,而从文化传真的角度考虑,可能得出另一个译法,而且可能是更高一筹的译法。例如:
Wine was thicker than blood to the Mondavi brothers,who feuded bitterly over control of the family business, Charles Krug Winery.
译文:查尔斯·库勒格酿酒厂使蒙特维兄弟忘了手足情谊,他们为争夺这份家业而结怨成仇。
英语中有一个谚语,叫“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意思是说“亲人总比外人亲”。显然,上句话中的wine is thicker than blood是对该谚语的模拟变体,意思是说,那兄弟俩把“酒”(酒厂)看得比“血"(手足之情)还重,结果反目成仇。所引译文用一简单的“忘了手足情谊”来传译这一形象语言,读者自然体会不到原文精妙的文化内涵。其实,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对于蒙特维兄弟来说,酒浓于血,他们为了争夺查尔斯·库勒格酿酒厂这份家业,而斗得不可开交。
翻译的任务“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人新的表现法”。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而且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宜归化,一定要尽量真实地传达出来。
例如,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的差异。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习语与典故,反映了民族风味、社会世态,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如英语中:"Think with the wise,but talk with the vulgar."(与智者同思,与俗子同语)出自古希腊格言:"swan song”是根据西方传说swan(天鹅)临死时发出美妙的歌声,用来比喻“诗人、音乐家等的最后的作品”。又如"Sour grapes"(酸葡萄)出自《伊索寓言》,比喻“可要可不及的东西”,汉语中有“万事俱行,只欠东风”、“逼上梁山”、“叶公好龙”等,以上例子说明在民族各自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语词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鲜明独特性,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各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保留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此外,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英语中有不少表现语词的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竞成);"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tune."(自己的幸福靠自己);"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与西方“海洋民族”相对的中国“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在审美取向方面,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为白色,汉语中的红茶,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英汉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语词的翻译。
4、结语
总之,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语词表达形式及词义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语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语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
随机阅读
- [语言文化]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 [语言文化] 英美语言文化词典与跨文化
- [语言文化] 浅议人称指示英汉语用对比
- [语言文化] 国内语用学研究综述
- [语言文化]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发
- [语言文化] 试论文化导入机制的建立对
- [语言文化] 浅谈美国新闻报道中关于战
- [语言文化] 浅析英汉问候语差异
- [语言文化] 浅析汉语网络语言词汇的构
- [语言文化] 英语写作的礼貌原则的浅议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语言文化] 浅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模
- [语言文化] 浅谈跨文化意识对大学英语
- [语言文化] 英汉表述之“简”与“繁”
- [语言文化]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
- [语言文化]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
- [语言文化] 浅议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汇载
- [语言文化] 国内语用学研究综述
- [语言文化]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评述
- [语言文化] 浅谈美国新闻报道中关于战
- [语言文化] 浅议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 [语言文化] 试析语篇的意向性及其作用
- [语言文化]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
- [语言文化] 试论间接言语行为为理论
- [语言文化]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 培养学
- [语言文化] 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
- [语言文化] 新词意义构建的概念合成理